艾倫·吉爾伯特 美國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桂冠指揮,德國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美國朱麗亞音樂學院指揮與管弦樂學院院長。
李云迪 李云迪,享譽世界的著名中國鋼琴家。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和評委。被譽為“21世紀肖邦”、“中國名片”、“當代中國鋼琴領軍人物”、“最耀眼的國際鋼琴巨星”
艾倫·吉爾伯特 美國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桂冠指揮,德國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美國朱麗亞音樂學院指揮與管弦樂學院院長。 艾倫·吉爾伯特于2009年9月上任成為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吉爾伯特也是國際樂壇的重要人物,并定期與德國柏林愛樂樂團、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英國倫敦交響樂團、美國克利夫蘭交響樂團、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德國慕尼黑愛樂樂團、德國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等合作。他還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的“桂冠指揮”,并兼任德國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他還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洛杉磯歌劇院、瑞士蘇黎世歌劇院、瑞典皇家歌劇院、美國圣菲歌劇院等地指導歌劇演出,曾擔任美國圣菲歌劇院首任音樂總監。 在過去的七年里,吉爾伯特成功地將紐約愛樂這一有著175年歷史的交響樂團打造成了一艘文化領域的一枝獨秀。吉爾伯特還指揮樂團出演利蓋蒂的《末日啟示》、雅那切克的《狡猾的小狐貍》、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奧涅格的《火刑臺上的貞德》等歌劇,并獲得極大好評。在他的鼓勵下,樂團兩大當代音樂項目也得以發展:一個是始于2009年的“CONTACT!新音樂系列”;另一個是匯聚各類當代和現代作曲家作品、旨在探索當今音樂現狀的“紐約愛樂雙年展演”——這一雙年展演項目始于2014年,并在2016年再次舉辦。
吉爾伯特是美國朱麗亞音樂學院指揮與管弦樂學院院長、也曾獲得朱麗亞音樂學院“威廉·舒曼學者之位”稱號。2008年,吉爾伯特在大都會歌劇院首次登臺,其指揮的約翰·亞當斯的歌劇《原子博士》受到極大好評,該演出后被制作成DVD發行并榮獲了格萊美獎。2014年吉爾伯特當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2015年榮獲“對外政策協會獎章”和法國政府頒發的法國藝術及文學勛章。美國公共電視網于2015年和2016年在林肯中心現場直播的、由紐約愛樂樂團演出的《理發師陶德》和弗蘭克·辛納屈百年生日紀念音樂會,獲艾美獎“最佳音樂指導”提名。
李云迪 李云迪,享譽世界的著名中國鋼琴家。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和評委。被譽為“21世紀肖邦”、“中國名片”、“當代中國鋼琴領軍人物”、“最耀眼的國際鋼琴巨星”。 2000年10月,年僅十八歲的李云迪在肖邦比賽中,一舉成為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最年輕的金獎得主,由此登上國際舞臺,并且成為當今時代演繹肖邦音樂的代表者,2010年波蘭政府向李云迪頒發了榮譽勛章。2015年李云迪成為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最年輕評委。 2015/16年,李云迪接連錄制肖邦《前奏曲》、《敘事曲》,并將這兩張專輯及巡演命名為“肖邦傳奇”。 2001年至今,李云迪活躍在世界上最頂級的音樂殿堂和著名音樂節。無論是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倫敦皇家音樂廳,馬林斯基音樂廳,日本三得利音樂廳,以及中國國家大劇院都留下了李云迪的精彩演奏。李云迪與世界著名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詹姆斯·列文、夏伊、小澤征爾、捷杰耶夫、迪圖瓦、杜達梅爾、哈丁、雅尼克、鄭明勛等,以及國際著名樂團柏林愛樂樂團、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德累斯頓愛樂樂團、萊比錫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洛杉磯交響樂團、NHK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都曾多次合作。 李云迪是第一個與德意志留聲機公司簽約的中國鋼琴家,第一個與柏林愛樂現場音樂會錄制唱片的中國鋼琴家。迄今為止,李云迪已經在全球發行了十五張經典唱片。他曾獲得2003年的德國權威古典音樂“經典回聲最佳獨奏獎”、2003年《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古典唱片大獎、2003年的中國金唱片獎。紐約時報稱贊:“李云迪是一位技巧驚人的鋼琴家,他的演奏既優雅又有年輕的活力,極‘酷’的表演及令人看得熱血沸騰!”英國留聲機雜志稱贊:“他的演奏深思熟慮,賦予作品令人驚訝的藝術性,輕松駕馭了協奏曲中難度高超的技巧。大師級般富于流動與華彩的龐大樂章讓黯然失色的他者嫉妒而羨慕。”
隨著2016年2月21日,李云迪在美國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獨奏音樂會的開始,2016年世界巡演正式拉開帷幕。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遍及歐美11個國家、19個城市,之后又到日本9城、中國6城進行巡演。已經走過的每一個城市都反響熱烈好評如潮。在卡內基音樂廳等多場音樂會門票都是提前售罄,一票難求。
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 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由薩克森的莫里茲王子于1548年創建于德累斯頓,是世界上最古老、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 在其歷史長河中,許多大名鼎鼎的指揮家以及享譽海外的獨奏家都曾留下過他們的足跡。前音樂總監包括了海因里希·舒茨、約翰·阿道夫·哈賽、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和理查·瓦格納等音樂巨匠,瓦格納還稱樂團為“我的安菲翁魔琴”,贊美樂團的聲音一如宙斯之子安菲翁的豎琴之音,有著感化頑石、以樂筑城的神奇之力。 近代百年,樂團陸續在恩斯特·馮·舒赫、弗里茲·萊納、弗里茨·布施、卡爾·伯姆、約瑟夫·凱爾貝特、魯道夫·肯普、奧特瑪·舒特納、庫爾特·桑德林、赫伯特·布隆斯泰特、朱塞佩·西諾波利等卓越指揮家的歷練下日漸臻致。樂團從2002至2004年由伯納德·海廷克執掌。2007至2010年,意大利指揮家法比奧·路易斯任薩克森國家歌劇院及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從2012/2013年演出季開始,德籍指揮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接任樂團首席指揮。2016年5月,前音樂總監赫伯特·布隆斯泰特獲榮譽指揮家稱號。該項稱號曾獻給英國著名指揮家科林·戴維斯爵士,從1990年直至其2013年4月去世。而韓籍指揮家鄭明勛從2012/2013年演出季就開始擔任首席客座指揮。 在理查·施特勞斯與樂團長達60余年的合作中,他的9部歌劇由樂團首演,其中不乏傳世佳作《莎樂美》《埃萊克特拉》和《玫瑰騎士》。施特勞斯更是將生平最后一首標題交響詩《阿爾卑斯交響曲》獻給了當時的樂團,并在1915年親自執棒首演。2007年,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設立年度“駐團作曲家”一職,進一步深化樂團熱忱支持新作品的音樂傳統。2017/2018年度,作曲家阿沃·帕特將接替漢斯·維爾納·亨策、沃爾夫岡·里姆、索菲亞·古拜杜麗娜、沃爾夫岡·里姆和喬治·庫泰格擔任駐團作曲家一職。而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則將作為駐團獨奏家參與樂團的多場演出。 森帕歌劇院作為樂團的根據地,每個季度會在這里舉辦大約260場歌劇和芭蕾舞劇,50交響樂和室內樂音樂會。此外,樂團在德累斯頓圣母教堂也會舉辦各種類型的音樂活動。

|